相機日記105: Speedlite 600EX-RT & ST-E3-RT - 附帶600EX-RT vs 580EX II 先來一段廢話 這篇相機日記原本打算二月份發表的,不過因為突然變得很忙,所以整個開箱文全部停滯。 現在房子買到了,也搬進去了,大致上也整理完了,總算一切都告一段落,感謝大家多方的鼓勵與代禱。 好幾個月沒有寫開箱文,文筆有生澀之處,還請大家海涵。 ![]() 這一次要介紹的器材是Canon Speedlite 600EX-RT 與 ST-E3-RT。 也就是Canon最新的外接閃光燈與閃光燈的無線電傳輸觸發器。 關於無線電傳輸的部份,理查這次不會著墨太多, 因為已經有很多文章介紹600EX-RT的時候都專門介照這個特點。 此外,理查在過去的文章中「相機日記98: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 for Canon」, 對於閃光燈各種不同的觸發模式有還算詳細的介紹。在本文的「相關連結」中可以找到。 ![]() ST-E3-RT開箱 ST-E3-RT的包裝盒,唉,有一角被撞壞了,還蠻心痛的(其實是擔心以後賣相太差)。 ![]() 開箱的內容物,保證卡、說明書等等。 理查都會去上網下載PDF版本的說明書放到手機或平板上, 方便閱讀又不會弄髒書籍,以後賣相也比較好。 英文看不太懂的地方,還可以下載中文的來看。 ![]() 打開上層的包裝後,下層有一個黑黑的東西... ![]() 原來是一個打著Canon字樣的便攜袋, ![]() 打開便攜袋,裡面有塑膠袋... ![]() 抽掉塑膠袋,裡面有ST-E3-RT!水喔! ![]() 這就是ST-E3-RT的背面, 可以看到與ST-E2不同的地方是ST-E3-RT有如同580EXII一樣的快鎖桿。 而且下面有橡膠可以防塵防滴,光是這點就提昇了不少質感。 ![]() 比較ST-E2的快鎖開關(取自以前開箱文的相片),可跟上圖比較:: ![]() 這是底部,熱靴的接頭也變成了金屬材質, 不用擔心塑膠接頭會破掉、斷掉,太好了!! ![]() 這是ST-E2的塑膠接頭(取自以前開箱文的相片),可跟上圖比較: ![]() 2012年以前的相機要使用連結觸發Linked Shooting的功能,需要一條SR-N3的線接在這邊與相機上。 Linked Shooting的功能有點複雜,理查不確定用文字可以解釋很清楚。 簡單來說就是一台相機按下快門的同時,其他被控制的相機也同時觸發按下快門。 例如籃球運動,攝影師先在籃板附近架設5台相機(不同角度),上面都裝了ST-E3-RT(或600EX-RT), 然後等待一個帥氣的球員灌籃的時候,按下自己手上操作相機的快門, 其他5台相機在同時也都會觸發快門,拍下精采一瞬間不同角度的那一剎那。 所以這個灌籃的相片,可能有從左側、右側、鳥瞰、仰角、籃板後等等的角度。 比較新的相機,例如1DX,不需要SR-N3這條線,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比較舊的相機,例如7D,就需要SR-N3這條線,才可以使用這個功能。就會需要這個孔。 Linked Shooting最多可以同時支援16台相機。 ![]() ST-E3-RT另外一個令人興奮的設計,就是可以使用一般的電池。 如此一來選擇很多,容易買到,價格也比較便宜。真的是太棒了! ![]() 下圖是ST-E2的電池(取自以前開箱文的相片),可跟上圖比較: ![]() ST-E3-RT的控制面板,比580EXII更大的LCD螢幕、有背光、有圖示。 操作直覺,淺顯易懂,說明書看過一次之後大概就都記住了。 ![]() 反觀ST-E2的操作介面(取自以前開箱文的相片),可跟上圖比較: ![]() ST-E3-RT與5D Mark III合體! ![]() ST-E3-RT與5D Mark III合體(相機背)! 理查比較喜歡Phottix Odin的設計,因為操作面板也在背面, 而ST-E3-RT的操作面板在上面,設定起來不是很方便。可能是習慣的問題。 ![]() 下圖是Phottix Odin的介面: 與相機的機背的LCD介面在同一側,可以一起設定。一目了然。 ![]() ST-E3-RT的LCD設定在相機的頂端, 除了沒有與相機背的LCD同一面,操作比較沒有整體感以外, 另外一個就是相機重量分布問題, 要把相機往下舉,一手抓住相機,一手設定ST-E3-RT,手感怪怪的, 如果把相機往前翻(鏡頭朝上,ST-E3-RT的LCD朝自己),重量分布更怪異。 理查認為這也是ST-E3-RT在設定上比較不符合理查需求的部分。 但是每個人需求都不一樣,我想Canon也是考慮很多才這樣設計的。 ![]() ST-E3-RT的操作功能幾乎與600EX-RT一樣,除了不能閃燈以外。 到底要多買一個600EX-RT來觸發離閃?還是要買ST-E3-RT,每個人看法都不同。 理查選擇ST-E3-RT的原因是因為兩個閃光燈可以擺放的位置可以更有創意, 不需要有一個600EX-RT一直放在相機上。 放在相機上的重量也比較輕盈,所以理查認為ST-E3-RT是個蠻好的投資。 可惜ST-E3-RT沒有對焦輔助的功能,不然的話就更完美了! ![]() Speedlite 600EX-RT開箱 600EX-RT的包裝盒,相當的巨大,比580EXII大很多。 ![]() 開箱後,也是說明書與保證卡等文件。 ![]() 打開上層後,下層的收納狀態。 ![]() 內容物有一個大的便攜袋,一個濾色片罩,兩片濾色片。 ![]() 濾色片罩+濾色片+濾色片收納夾+濾色片罩便攜袋... ![]() 600EX-RT收納在這邊 ![]() 600EX-RT登場! 除了字樣寫了600EX-RT以外, 與580EXII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個LINK燈,LCD也變大了。 ![]() 放置電池的地方,開關有重新設計過。 ![]() 580EXII的電池門開關(取自以前開箱文的相片),可跟上圖比較: ![]() 安裝電池的方法與580EXII一樣。 ![]() 這個接頭的作用跟文章之前ST-E3-RT的Linked Shooting所介紹的一樣。 比較新的相機,例如1DX,不需要SR-N3這條線,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比較舊的相機,例如7D,就需要SR-N3這條線,才可以使用這個功能。就會需要這個孔。 Linked Shooting最多可以同時支援16台相機。 ![]() 有三個接點那個是外接電池用的,同心圓那個是PC端子,另外一個圓孔是腳架安裝孔。 ![]() 閃燈頭裝上濾色片的樣子 ![]() 裝上濾色片後,閃燈頭的底部。 在Made in Japan的字樣下方的600EX-RT端,有Sensor。 這個Sensor的作用是真色濾色片的顏色,用來調整並配合自動白平衡。 ![]() 600EX-RT與濾色片罩 ![]() 600EX-RT的全貌 ![]() 600EX-RT的閃燈頭比580EXII還要大,加上還有濾色片的模組,就更大了。 很多人擔心Gary Fong的柔光罩無法安裝,理查正好有這種柔光罩,證明安裝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安裝完之後,比580EXII還要穩固。 ![]() ST-E3-RT與5D Mark III與600EX-RT合體照 ![]() ST-E3-RT搭配600EX-RT 亂拍 這個單元是亂拍測試,有點無聊,跳過也沒關係,哈哈哈哈哈! ![]() 官方的資料說,不論是ST-E3-RT或者是600EX-RT,與2012年以前發表的相機的搭配度不太好。 例如離閃的高速同步就是一個問題。下面兩張照片是搭配Canon 7D拍攝,Canon 7D是2012年以前發表的相機。 7D搭配ST-E3-RT,無線電觸發兩枚600EX-RT。 快門速度是1/200。很正常的離閃觸發。 ![]() 下圖一樣是7D搭配ST-E3-RT,無線電觸發兩枚600EX-RT。 但是這一張的快門速度為1/4000,所以已經突破1/250(按照官方說法應該是1/200,因為減一級), 1/4000的速度已經是高速同步的速度了。此時ST-E3-RT的確是設定在高速同步,並且觸發無誤。 有7D的人可以測試看看,我測試1/8000都沒問題。 ![]() 再來是超級無聊的測試...是5D3拍的,不知道幹嘛要拍... 因為離拍攝時間已經有六個月,很多當初拍的照片的目的要幹嘛,我已經忘記了。 下圖是表示左邊那個閃光燈出力大一點: ![]() 下圖是表示右邊那個閃光燈出力大一點: ![]() 下圖是表示兩邊的閃光燈都出力太大(過曝): ![]() 下圖是表示兩邊的閃光燈都出力偏小: ![]() 600EX-RT vs 580EX II 相信很多正在考慮600EX-RT的專家們,手上或許已經有580EXII, 也捨不得換,因為感覺600EX-RT跟580EXII很像差不多,至少就官方提供的資料而言是如此。 理查就用自己的觀點來比較這兩個閃光燈,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 首先來看看外觀的差異 便攜袋: 矮的,前面有寫Canon的是580EXII。高的那個是600EX-RT。 ![]() 正面看起來只是大小不同,背面就可以看到600EX-RT有皮帶穿孔。 所以600EX-RT便攜袋的出勤率應該會比580EXII還要高一些。 ![]() 閃燈外觀比較(正面) 600EX-RT比較大。閃燈頭比較寬。閃燈頭的中央有兩個濾色片的Sensor。 ![]() 閃燈外觀比較(背面) 600EX-RT的LCD螢幕比較大。有LINK指示燈。 ![]() 600EX-RT多了濾色片的功能。 ![]() 兩個閃燈都有眼神光板。 ![]() 兩個閃燈都可以同時被7D的內閃觸發。 ![]() 兩個閃燈都可以當Master或Slave。 ![]() 兩個閃燈都可以裝上Gary Fong柔光罩。 ![]() 在購買600EX-RT之前,常常在網路上閱讀相關文章, 發現很多人抱怨說"600EX-RT如果直接接在相機熱靴上使用, 而不使用600EX-RT的無線電無線傳輸功能的話,跟580EX II相差無幾"。 ![]() 理查反對這個理論! 我發現有很多網友,甚至一些YouTube上面的評論,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亂評。 這些人可能自己都沒有真正使用過,只是看看官方數據,就自己下評論。 官方的數據有時候並沒有涵蓋全部,只要針對重點提出來而已。 所以這些比較官方數據的評論,並無法完整的表達600EX-RT與580EX II的差異性。 ![]() 我自己有580EX II,也有600EX-RT;同時我擁有過ST-E2,現在也有ST-E3-RT。 這些文章都可以在我過去的相機日記裡找得到。 我就根據我的實際操作經驗,加上其他網路收集到的資訊(經過我的過濾跟確認),來做一個比較。 ![]() 最常聽到的比較就是580EX II跟600EX-RT的閃光出力一樣, 所以購買600EX-RT如果不使用他的無線電功能,那不如就買580EX II。 理查要說,600EX-RT不只是這樣子而已,以下舉一些例子(都跟無線功能沒關係): . 即使出力功率一樣,600EX-RT可以閃得更遠,105mm跟200mm差很多的。 . 600EX-RT功能選單有詳細解釋,有小圖片幫助了解。580EX II只有編號,要跟說明書對照。 . 600EX-RT把很多580EX II需要「長按」的功能獨立出來,直覺性更高。 . 600EX-RT配合最高61點對焦,與相機配合更準確。 . 600EX-RT在回電後可以有嗶聲提示,不用特意注意回電鈕顏色(戶外也不容易看)。 . 600EX-RT的按鈕有背光支援,在暗處也一目了然。580EX II沒有,很暗的地方還需要手電筒輔助。 ![]()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功能,所以600EX-RT就算獨立使用,直接上相機也不只是另一個580EX II而已。 以下理查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並且把無線的功能分開到另外一個欄位,方便比較。 *如果要轉載,請註明出處與連結,謝謝。 ![]() ST-E3-RT搭配600EX-RT 認真一點拍 之前的亂拍單元裡的照片還真的是亂拍一通,下列的相片是比較認真拍的相片。 剛好入手ST-E3-RT與600EX-RT沒多久。理查很幸運的接到一個酒瓶的拍攝。 這是理查第一次拍酒瓶,酒瓶很難,尤其是不允許有任何反射物呈現的時候更難。 理查使用兩個600EX-RT,搭配5D Mark III與ST-E3-RT,加上新百微,拍攝出下面三張作品: 這瓶是Bourbon Whiskey,也就是用玉米釀造的美國威士忌。 拍完之後,酒也送給我喝,直接喝或調酒都可以。不過理查偏好麥釀造的威士忌。 ![]() 這瓶一樣是用Bourbon做底,加上蜂蜜的味道。 蜂蜜的味道蠻濃的,但是與Bourbon配合起來有點小孩子氣,不夠有深度的感覺。 不過理查不是什麼威士忌品酒人,只是個人感覺而已。這瓶酒到現在都還沒上市。無法買到。 ![]() 這一瓶也適用Bourbon做基底,加上一些廠商不願意公布的香料。 原本理查最不看好這一瓶,因為很多香料都亂加一通,味道變得很怪,很廉價。 沒想到這瓶特別好喝,拍完照拿去朋友家開瓶慶祝,當天就喝光光,剩下空瓶子紀念。 這瓶我們都特別想要再喝,可惜這瓶酒現在也還沒上市,買不到。 ![]() 人像方面。以前理查只有580EXII一顆。離閃都是拍開箱文使用的。 拍人像很像沒有離閃過,都是把閃光燈放在相機上就直接拍了。 這次總算可以體驗一下戶外離閃的感覺。 例如下圖就是兩個閃燈離閃。一個在人物的後面,一個在前面補光。 後面的燈可以補髮線,順面在啾的畫面做點效果。 這張構圖並沒有很好,不過可以當做一個雙離閃的參考。 ![]() 此外,在背光拍攝的時候,只有一個閃燈補光的話還是會造成人物很多的陰影。 兩個閃燈左右開弓可以除去人像上大部分的陰影。 ![]() 加州黃昏的太陽比大白天的更厲害,逆光的話閃燈補光要很有力。 ![]() 這個是雙閃燈下的第一個開箱文相片。順便也透露一下之後開箱文的內容。 這張圖如果只有一個閃燈,Canon鏡頭蓋那邊會暗暗的。雙閃燈可以減低更多的陰影。 ![]() 最後,這是JESSE JAMES威士忌的展示圖。 ![]() 相關連結 理查 相機日記 文章列表 相機日記35: Canon SPEEDLITE 580EX II 相機日記46: Canon ST-E2 Speedlite Transmitter 相機日記98: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 for Canon 結論 雖然Canon的書面資料看起來沒有比某些副廠的好,例如Phottix Odin的功能就相當強大。 但是使用起來並不會覺得Canon的離閃觸發距離有官方寫得那麼少。 而使用Canon的話,可以不需要安裝接收器,可以少帶裝備與電池。 因為任何副廠的產品都會需要讓原本的外閃加上一個接收器才可以運作。 另外,Canon的接頭是金屬的,防塵防滴,用料好,介面功能強大,而且打著原廠的字樣。 隨著Canon 600EX-RT與ST-E3-RT的價格下跌,大大拉近了Canon原廠離閃裝備與副廠離閃裝備的距離。 原廠離閃?還是副廠離閃?那就要靠自己的需求來評估囉!希望理查的文章對你有參考價值。 相機日記,下次再見囉! 理查 理查.udeupa 休閒的精彩 Richard Lee Photography Richard Lee Photography Facebook Page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Richard Udeupa All rights reserved. |
|iCanon FaceBook|Archiver|手機版|甯甯拔拔的影誌|iCanon Club, The Canon Fans' Home
GMT+8, 2021-2-25 02:11 , Processed in 3.938657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