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古稱『火洲』,即維吾爾語 “最低地” 之意,它佔地面積達5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海平面以下的陸地就有4050平方公里,在海平面以下l00米的陸地就達2085平方公里,為全世界內陸最低的盆地之一,氣流下沉增溫產生的焚風效應,使其乾燥炎熱。 吐魯番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年平均溫度14.5℃,超過35℃以上的日數在100天以上,而38℃以上的酷熱天氣也有38日之多。其間測得的絕對最高氣溫為49.6℃,而地表溫度能達到83.3℃。 又因氣候極度乾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全年平均無霜期268.6天,有的年份高達324天,使它成為一個天然大溫室,加上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光照充足,不但喜溫喜光的瓜果葡萄糖分高、口味佳,也是中國種植長絨棉的理想基地,因此有中國最低、最熱、最乾和最甜之地的稱譽。 1.↘ 由烏魯木齊到吐魯番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開車需花費將近4小時的時間。 其間會經過達坂城的風力發電站,這裡每年為主電網系統提供五千萬千瓦時的電量,是亞洲最大的風電廠。 可惜這裡沒有停車拍照,只能行駛中透過窗戶拍攝,畫質請勿計較。 ![]() 〔空攝〕 ![]() 2.↘ 這張也是行駛中透過窗戶拍攝的。 ![]() 3.↘ 吐魯番遊客中心是洩洪的中繼站。從這裡開始就會感受到吐魯番的熱毒了。 ![]() 4.↘ 天山連峰 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北有阿爾泰山,南有昆崙山脈,中有綿延漫長的天山山脈,天山以北的北疆有准噶爾盆地,以南的南疆則是塔里木盆地。 天山下水草豐沛的牧場,也是行駛中透過窗戶拍攝的。 ![]() 5.↘ ![]() 到達吐魯番後,第一站參觀的就是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我國古代三大工程的坎兒井。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是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積水潭)四部分組成。 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數十萬畝良田,才孕育了吐魯番各族人民,使沙漠變成了綠洲。 目前新疆共有614條坎兒井,其中有404條在吐魯番地區。隨著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吐魯番地區目前「活」著的(有水的)坎兒井只有195條,而高峰時期,新疆曾經有1784條坎兒井在同時「工作」。 6.↘ 坎兒井博物館 坎兒井博物館選擇的坎兒井-井渠實物是中國最具典型特色的米依木﹒阿吉坎兒井的下游部分,這條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坎兒井是吐魯番地區最有名的坎兒井,全長25公里,日出水量可灌地70多畝。 ![]() 7.↘ 暗渠 ![]() 8.↘ 明渠 ![]() 9.↘ 維吾爾人的民居,盡是夯土築成。 ![]() 10.↘ ![]() 11.↘ 維吾爾民居會築通道以便到渠溝取水。 ![]() 12.↘ 或者是利用豎井取水。 ![]() 13.↘ 葡萄樹藤架的走道,在吐魯番隨處可見。 ![]() 14.↘ 結果纍纍的葡萄。 有句俗諺:「新疆的女兒一枝花,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 正是說明絲路最被人所熟悉的兩大產物。 ![]() 15.↘ ![]() 16.↘ ![]() 17.↘ 午餐進入餐廳時,感受到維吾爾人的歡迎熱情,難以想像烏魯木齊的暴動,死傷會如此嚴重。 順手拍了一張紀念照。 ![]() 18.↘ 午餐後,導遊要我們先回賓館休息(第一次旅遊,有到下榻的賓館睡午覺),因為在吐魯番的中午日曬很毒。 下午4:30才出發繼續行程,反正太陽下山是9:50。 今日下榻的賓館是吐魯番賓館,門前的整條道路是葡萄樹藤架。 ![]() 19.↘ 吐魯番賓館 藍天白屋雖然很搭配,但空氣中充滿焚身的氣氛,還是趕快進賓館吹冷氣較實在。 ![]() 『火洲』吐魯番5A級國家自然風景區,聞名遐邇的“清涼世界”-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峽谷中。 葡萄溝現有葡萄田400公頃,主要種植著名的無核白葡萄、馬奶子、喀什哈爾、黑葡萄、比夾干、梭梭葡萄、紫葡萄等數十個葡萄品種。 這裡的無核白葡萄鮮綠晶亮,酸甜可口,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讚稱做“中國綠珍珠”。 20.↘ 葡萄溝石碑 ![]() 21.↘ 阿凡提風情園-阿凡提古厝 位於葡萄溝南部的達甫散蓋村,是吐魯番最古老的鄉村之一,在這裡孕育出一位曠世的大智慧家-阿凡堤。 這位樂觀、幽默、機智的民族達人出生於公元1777年6月5日,也正巧於1876年同月同日在一次與好友聚會暢談時,感染熱症,不幸長眠不起,享年99歲。 ![]() 22.↘ 帶白帽的老者是阿凡提的後代。 附記:拍這場景是要給錢的。 ![]() 23.↘ ![]() 24.↘ ![]() 接著走訪民居,觀賞維族歌舞表演。 25.↘ 維族歌舞表演 ![]() 26.↘ 家訪內的庭院儘是葡萄樹架。 ![]() 緊接著驅車前往參觀蘇公塔。 蘇公塔又名額敏塔,位於吐魯番市東郊2公里處葡萄鄉木納格村的台地上,是一座造型新穎別緻的伊斯蘭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古塔。 塔建成於公元177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建塔是為報清朝對額敏和卓一家的天恩,以及為使額敏和卓一生業績能千古流芳而建造。 27.↘ ![]() 28.↘ ![]() 29.↘ ![]() 30.↘ ![]() 31.↘ ![]() |
curtis 發表於 2014-5-29 22:35
原來以前讀書讀的坎兒井就是這樣的啊!!
葡萄,[提子,]我在廈門買過提子乾,就是新疆來的產品,超香甜好吃,一 ...
|iCanon FaceBook|Archiver|手機版|甯甯拔拔的影誌|iCanon Club, The Canon Fans' Home
GMT+8, 2021-4-21 19:40 , Processed in 0.420158 second(s), 1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